為全面促進學生對國際組織發展歷程與現狀的認知與了解,提升學生未來前往國際組織工作的熱情以及必要的相關技能,2021年暑假,來自我校外國語學院的2名優秀學生參加了劍橋大學格頓學院“國際組織人才培養”線上項目,順利畢業。
本次課程為期三周,主要課程為國際組織發展的歷史背景、非政府組織部門、全球化經濟等。項目開展期間,來自劍橋大學格頓學院優秀的師資隊伍通過線上授課、小組討論、嘉賓講座等多種形式對我校學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訓練。本次活動不僅讓同學們深刻了解了國際組織的歷史與組織架構,還得到了嘉賓們到國際組織實習、任職的經驗傳授,他們無不保留地分享了進入國際組織的原因和過程,為大家講解了國際組織的人才訴求,也針對同學們的提問,個性化解答了相關問題,強調了職業規劃的重要性,為重大學子未來投身于全球治理,拓展國際視野提供了良好契機。課程緊張而忙碌,但收獲滿滿,讓我們一起來簡單回顧一下本次項目吧。
*【原汁原味的劍橋課程】由劍橋大學頂級師資力量參與設計與授課的純正劍橋專業課程,課程品質有保障;
*【實時授課,注重互動】課程全部為劍橋老師的真人實時直播授課,非錄播形式,保證與學生的互動效果;
*【超高性價比】項目整體費用相對傳統線下授課模式大幅降低,但課程質量不打折扣;
*【成績單與學習證明】可獲得劍橋大學格頓學院的成績單與項目證書,為個人履歷添磚加瓦;
第一門課“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s: Past and Present”是我覺得最棒的課程,講師是Maja Spanu,一位偏德育口音的女教師。她的發音很字正腔圓,沒有美式的連讀或者彎彎繞繞,但是會強調尾音以及弱讀的輔音,比如“Interesting”她會讀作“音闕詩聽歌”,這就很有意思。不過她是非常認真負責的,每節課都會不間斷地向同學們提出一些問題,然后將同學們隨機分組討論答案;對于我們在課上提出的問題,她也總是很耐心地解答。
*Maja提出問題并分組
Maja老師會在課后很認真地為我們解答問題。關于論文的事情以及課程之外的問題,我們可以發郵件詢問她,她會很耐心地幫我們解答。
第二位老師是 Katarzyna Cieslik,為我們講授全球經濟。她比較地活潑親切一些,發音也比較自然。她非常地禮貌,尤其是每次邀請我們回答問題之后,不論我們是否有很合理的答案,或者是否緊張,她都毫不吝嗇她的褒贊之詞,這就能給同學們很大的自信。
她的課程要求有閱讀材料,但是不需要寫一篇論文。取而代之的是我們進行兩人一個小組的小組報告,我也有幸結識了西南大學的Esther同學。她是很有想法的一位同學,發音也很不錯,我們突發奇想地進行了一場別出心裁的TV Show,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了一場辯論,我自認為是很有意思的一個想法。
第三位Ian老師,在進入學術界之前,曾擔任英國皇家空軍的高級軍官,在皇家空軍服役了32年之久。退伍后,他曾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伯明翰大學和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等英國高等學府講授國際關系課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軍政關系、全球化的影響、聯合國和歐盟等機構的崛起等。
Mr.Ian在課堂上非常隨和,我們在遇到沒聽清楚的情況下,可以直接提醒老師,打斷老師的講課,麻煩他重復剛才的話語。老師課程的內容十分豐富,打破了我們對于無政府組織的傳統觀念,讓我們了解了無政府組織存在的正面積極作用,以及其必要性。
經過三周的緊張而忙碌的學習,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學生們的收獲。
吳林虎 外國語學院
要說這次訪學最最令人愜意的事情,一定就是UK time帶來的舒適感和安全感了。在學校上課的時候,苦于每天早晨七點起床,甚至都懷疑自己患上了神經衰弱,有時候睡著睡著突然驚醒,檢查自己有沒有錯過鬧鐘導致遲到。然而,整個訪學過程,最早的課都是每天下午三點四十五開始,這就絕對不會有遲到焦慮了,也能在每天精神狀態最好的時候聽課。不得不說,英國時間確實十分友好。
總的來說,這次劍橋課程還是收獲頗豐的。老師的講課非常友好,語言方面我們基本上沒有障礙;同時也避免了老師單純講課,同學毫無參與感的單向課程感,在其中同學們都有非常良好的參與感與成就感。全英文教學雖然對我們并不陌生,但以國外時間要求和課程要求來上課的感覺確實還是十分新穎的。如果以后有機會的話,真希望能夠真正地去劍橋訪學一次。
李嘉豐 外國語學院
這一次的劍橋項目雖然因為疫情的關系不能真正前往劍橋,但是同樣在線上學到了很多的知識,這本身就是彌足珍貴的。
在課程的安排上,我們的課程由三個大的部分組成,首先就是課程本身,然后就是Special Events和Social Activity。我自己因為參加過牛津展望項目,當時還沒有疫情,因此自己確實到了英國那邊,有很多的項目可以讓我體驗,在我看來這些體驗有時候比我上課本身都更加重要。這一次的劍橋項目也是,項目方和劍橋合作創立了Special Events和Social Activity這兩個項目,實際上也是明白我們學生因為疫情不能到劍橋本身是有比較大的遺憾的,就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最大程度的彌補,實際上這樣的效果也確實很好,這些Special Events和Social Activity帶給了我們很多有關于學校本身和英國文化的體驗。
在學習的方面,我們的學習主要分為三個大的部分,分別是國際組織概況,世界經濟全球化以及無政府組織與世界秩序。這些組織和國際發展趨勢實際上在高中的歷史學習之中就已經有所涉及了,但是這一次的學習主要是從英文文獻的角度和英國教授進行講授的角度出發的,因此這是一種視角的轉換,同時,因為比較多的學術著作和文獻的閱讀,也使得我在這方面的知識水平有所提升。同時,我完成了兩篇文章和幾次的presentation,每一次的pre我都參與了演講,因此對于我而言,無論是英語的口語水平還是PPT制作水平小組合作水平都有了比較大的提升,因此這對于我的學習總體而言有比較大的幫助。
1.我們所有人的專業都不是國際組織這方面專業的,所以課程一開始接觸起來難度還挺大的。在課前一定要先下載老師的幻燈片和閱讀材料,預習一下是很有必要的,把自己不太熟悉的詞匯,一些名詞提前搜索一下,上課的時候難度就沒有那么大了;
2.在上課的過程中,由于老師是全英授課,一旦中間有哪一句或者哪個詞聽不懂先不要太著急,可以之后課下再搜索或者看回放,在上課的時候跟上老師的進度,能最大程度地理解就已經很棒啦;
3.當上課過程中有什么問題不理解的時候,可以積極向老師提出來,或者課后和老師用郵件交流;
4.在線上課的時候,打開攝像頭也是一個監督自己好好上課的方式。
最后:課后要積極利用老師發布在網絡上的資源,及時鞏固,在社交平臺上和自己的小組成員積極配合,一起合作完成任務。
2021年9月17日